暑期社会实践 | 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的碰撞(下)



下篇 筑梦“徽”行  古城文化焕生机


       寿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封存了无限的记忆与文化。随着时间的飞逝,文化渐渐的消逝,所以团队今天出发古城墙和寿春楚文化博物馆,去寻找历史的记忆,探寻古城发展,结合专业的知识,让文化重现光彩。

       01 团队共出行 攀登城墙寻记忆

       7月2日清晨,本调研队就刻出发,对古城墙进行了调文化进行了调研与探索。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已历经900多年。寿县城墙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同时也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古城墙抵御了外敌的入侵,顶住了特大的洪水冲击,历经历史的洗礼,在古城墙下团队成员都被他壮阔的气势震撼,也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清晨的城墙下已经有当地的民众在公园里散步、锻炼等,在参观古城墙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与古城墙密不可分。我们的团队首先对当地的群众进行了调研访问,从他们的描述中我们得知,其实来当地的游客少之又少,外地对于古城墙的了解也几乎为零。当地的群众也非常希望自己家乡的古城墙可以得到外界的认同和关注。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登上了古城墙。随着旅客数量的增加,我们对来到古城墙的旅客进行了问卷的调查。结束了问卷调查后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出发前往寿春楚文化博物馆。

        02 文物展现历史 现将砥砺前行

       寿县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作为全国少有的文物大县,寿县瑰宝焕彩。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享誉海内外,经国家鉴定的一级文物一百六十多件,三级以上达6000余件。

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还是得从历史根源找起。从博物馆中的文献资料中发现,在东晋十六国的时代,寿县发生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战役---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寿县的历史有了新的篇章。

       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发现其实寿县当地对文物的保护力度并非很大,一些文物也是刚刚从各地收回。当地居民也只知道这些是“老东西”,但是并不知道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更不了解他们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博物馆中对于一些楚文化特有的文物进行拍摄和研究,找出了在文物上的历史元素,为之后的宣传产品制作,搜集资料。

       03 满载收获回“营地” 队员齐心得结论 

       经过了一天的调研和研究,团队在晚上九点终于回到了酒店。团队还未吃晚饭就又开始了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结论汇总。在调查过程中团队发现:寿县古城墙文化鲜为人知的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到位,和当地的重视不够,除此之外,寿县作为一个刚刚脱离贫困城市,政府经济投入较少。



       对此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如何才可以提高人们对古城墙文化的关注度。通过数据的整理我们发现艺术创新和举办各类活动是我们提高人们对古城文化关注度的有效方法,而加大重修力度也是我们可以为推广古城文化可以做的。

       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结合正是团队所应该做的,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各自提出想法,最后团队一致认为可以从海报、明信片、钥匙扣着手,结合当地文化和历史与元素,设计出一套有着古城气息的文创产品,从而加大对古城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古城文化的关注度。